课堂实录:献给母亲的歌

日期:2013-02-06 22:27 点击数:12114 

课型:作文课

执教者:重庆巴蜀中学 刘红枚


一. 导入

(课前播放阎维文的《母亲》,为学生营造一个母爱的氛围。上课铃响。)

师:上课。

生齐: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师:听着这熟悉的旋律,大家会想到谁呢?

生齐:妈妈。

师:是啊,妈妈。一提到妈妈,大家就会感觉到无比的亲切和温暖。妈妈不但给了我们生命,还在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无私的关爱。无论我们是高兴还是难过,总有妈妈陪伴在我们身边。今天,就让我们为这世间最美好的感情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吧。

教师板书课题。

二. 活动激发情感

师:母爱无声无息却又惊天动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则关于母亲的故事吧。(抽生1读)(配二胡乐)

一个年纪幼小的孩子,不幸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求了无数次的医,却始终没有治好。一天,孩子在山中木屋里遇到了一个巫医,巫医说:“我能治好你的病,但是治这病必须有一味药作引子。”“太好了!”孩子高兴地问:“您要用什么作药引呢?”“这种病很难治,必须要你母亲的心作药引才行。”孩子听到后,便急匆匆地向家里跑去。天黑的时候,孩子到了家中,“妈妈!我的病能治了!”“是吗?太好了!”“但是,巫医说必须要用您的心作药引。”母亲听了后愣了一下,亲了亲孩子的额头,便转身走进了屋子。片刻,孩子听到了母亲微弱的声音,“孩子,进来吧!”孩子走进房间。“拿好,这是妈妈的心,你拿去治病吧。”孩子双手捧着那颗鲜红的心,转身向巫医处跑去。但,夜太黑了,孩子在山林里转呀,转呀,却怎么也找不到巫医的住处。一着急,孩子便被一根树枝绊倒了,孩子嘤嘤地哭了起来。这时,母亲的心说话了:“孩子,你摔疼了吗?”……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受?

生2:这个妈妈愿意为了自己的孩子而把心挖出来给孩子治病。母爱是多么无私多么伟大呀!

生3:当孩子双手捧着那颗鲜红的心向巫医处跑去时摔倒了,母亲的心是多么疼痛啊!可是母亲并没有埋怨孩子摔疼了自己,而是关切地问孩子是否摔疼了。我觉得在孩子和自己面前,母亲是没有自己的。

师:是啊,母爱就是这样深邃高远,母亲就是这样无私伟大。只要我们需要,无论什么时候,母亲都一定会为我们保驾护航,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心理实验。

师:请你认真地思考一下,在纸上写下你认为在你生命中最珍爱的五项事物,这五项中有两个必须是“我”、“妈妈”,比如说这五项事物是:我、妈妈、手机、书、足球。它们之间是互相独立的,明白吗?

(投影:写下你认为在你生命中最珍爱的五项事物,这五项中有两个必须是“我”、“妈妈”)

(播放背景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被笼罩在母爱的光辉下)

(老师巡视。2分钟后)

师:实验开始。现在要请你忍痛割爱了,从中划掉两项。请注意,一旦划去,就意味着它们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了。在划去以前,你要不断回忆它们在平日给你带来的欢乐。想到这些,你会很难过,但你还是坚决地把它们划去。

(教师巡视。发现这一项选择,有些痛苦,但是能够办到)

师:接下来请大家痛苦地选择吧,三项中只能保留两项。怎么办?你自己好好思考吧,再喜欢也得把它划去。它带给你再多的欢乐也是昨天的事了。

(学生难以下笔,更加痛苦,但是咬咬牙,艰难地划掉了。老师巡视全场,剩下的几乎都是“我”和“妈妈”(或“父母”))

师:我们要进入最艰难的选择了。现在,你和你的妈妈坐在船上,遇到了泰坦尼克号一样的灭顶之灾,你们两个人只有一人能活下来,你怎么办?请你思考,请你在一两分钟之内作出决断。  

教师无情地激化矛盾:“你和父母到底谁活下来?舍弃你自己吗?你还没好好地欣赏这多彩的世界,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呢!舍弃父母,就意味着从此你永远失去父母,失去了他们的爱。请你回想一下,父母平时对你多么关心,多么呵护,可现在,你就要失去父母了……”教师坚持要他们残忍地从中划去一个。

(学生表情庄重,眉头紧锁。教室里可以感受到紧张的气息)

师巡视,坚持让每个学生都完成这一步。

展示体验结果

师:心理实验到此结束。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在刚才的选择中,你最后留下了谁,为什么?

生4:我写的是我、妈妈、空气、水和食物。我最开始划去了水和食物。因为没有水和食物,有空气就还可以维持生命。然后我划去了我自己,剩下妈妈。妈妈那么爱我,就算我死了,我妈妈还在,我也很开心……

生5:我写的是:我、妈妈、爸爸、友谊和知识。我第一次划掉的是知识和友谊,因为我觉得,就算没有知识和友谊,但只要有爸爸、妈妈跟我在一起,感到他们爱我,我也就很满足了。第二次…… 老师叫我们划第二次,我没有划。我没有办法划下去。剩下的就是我和爸爸妈妈

师:如果这三个必须要划掉一个怎么办呢?

生5:必须要划的话,我就全部都划了。因为爸爸妈妈不能失去我,我也不能失去他们。妈妈说我是她生命的延续。但是,如果他们都不在了,我也活不下去……

师:到了关键时刻,大家都体现出了和妈妈的不可分离。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和妈妈生死与共。我想,能让大家产生这样的想法的,一定是妈妈那比海深比天高的爱。那么,此时此刻,你的头脑中是不是浮现出了一些妈妈关爱你的细节?

生6:上个星期,我爸爸出差了,妈妈去了外婆家。只剩我一个人在家,我感觉到十分孤独。当我一个人吃着泡面的时候,我想起了妈妈平常给我做的热气腾腾的饭菜。我突然感觉到妈妈对我的爱的内容之一就是在这一顿一顿的饭菜里。

生7:几年前的一天半夜,我生病了,当时家里还没买车。妈妈就抱着我在小区马路边拦车,冒着寒风等了半个多小时。在医院里妈妈一直陪着我打点滴,一夜没合眼。第二天回到家里的时候,妈妈就病倒了。我觉得妈妈为了我宁愿牺牲自己的精力和健康。妈妈的爱是无私的。

三.关注细节,引导写法:

师:件件小事,堆堆深情。面对伟大的母爱,一方面我们要铭记并感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学会表达对母亲的爱,特别是要学会用文字来表达这种爱。因为文字承载的内容和情感会比语言更丰富。刚才,同学们举的事例,都是生活中的细微之事,尽管细微,但它们都感动着你,因为它们都能体现妈妈的爱。用在写作中,这就叫 “抓动情点,以小见大”(板书)。但是,我们找到了动情点,是不是就能很生动地刻画出母亲的形象,从而表达我对母亲的爱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我们的同龄人写的一段描写母爱的片段,我们一起来看看。

抽生8朗读:

妈妈的爱

我的妈妈很爱我,她经常在我耳边叮嘱我。清晨时叫我快起床;吃早饭时要我多吃饭;刚想去上学,又叫我多加衣服;走出家门,满以为听不见她的唠叨了,谁知她又在喊……晚饭时,妈妈又开始唠唠叨叨了。有段时间我很讨厌妈妈的唠叨,但是如果真的让妈妈的唠叨在我耳边消失,我会在生活中感到不习惯的。因为,我知道,那是妈妈爱我的表现。

师:这个片段写了妈妈的爱,你觉得他写得好不好?

生齐答: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9:太平铺直叙了。

生10:我觉得他没有把妈妈的爱写出来。

师:那怎样才生动地把妈妈对我的爱写出来呢?

生11:我觉得他可以举些实在的例子,写一些很具体的东西。

生12:这个片段写得太干了。我觉得他可以再加点其他的东西,把妈妈的唠叨的内容写出来。把妈妈的神态语气写出来。

师:这叫细节描写。同学们,我们如果要把人物写得生动形象,一定离不开一把金钥匙,那就是细节描写。板书:细节描写 生动形象。让我们一起来看什么是细节描写。

(大屏幕打出,全班齐读)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师: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这样说:“我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细节,如果把我的作品比做编织好的生活网,那么细节就是网中的结点。”可见细节描写是多么重要啊!了解了细节描写,我们又怎样进行细节描写呢?我们先来看一看成功的范例是怎么做的。

选取一个小组的同学朗读:

她每天总是会利用一大部分时间来给他熬粥。用那种最长最大、颗粒饱满、质地晶莹、略带些翠青色的米粒。一颗一颗精心挑选。如果偶尔一不小心手指沾起了两颗,她会将它们重新放进米堆,重新挑选。她把那些米们洗得纯粹而又洁净,然后放进一只棕色瓦罐,倒上沉淀过的泉水,用柴火慢慢熬,火不能太猛,否则粥会受热不均匀。她把火儿侍侯得温顺而精致,宛若一位恬静娴雅的江南女子。 

熬一罐粥,通常要花费两个半小时。她小心翼翼地把粥倒进一只花瓷碗,一边晃着脑袋,一边对着粥吹气,吹到自己呼吸困难,粥也变凉了。她微笑着用汤匙喂给儿子吃,可是儿子闭着眼睛,漠然地拒绝了她。她并不生气,微笑如昔。 

《母爱如粥》

师:老师补充一点:文章中的儿子是一个脑瘫儿。在母亲的细心呵护下,七年后,他终于会说话了,而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我要喝粥……”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段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来表现深沉的母爱?

生13:动作描写。

师:在这里有哪些动作描写?

生14:挑——洗——倒——熬——吹——喂。

师:从这些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5:为了给我煮粥,妈妈花了多少心思啊,她多么耐烦啊。

师:就母亲煮粥这一件事情,作者就写了母亲挑——洗——倒——熬——吹——喂一系列的动作。由此可见,我们要刻画人物形象,有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动作描写。而动作描写要细,就要学会把动作分解。(板书:动作描写 要对动作进行分解 )

师:正因为作者知道分解动作,爱才在母亲挑米、洗米、熬粥、吹粥、喂粥的细节中细细流淌。那么除了动作描写之外,描写人物的方法还有哪些呢?

生16: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语言描写的例子,请大家推荐两名同学朗读情景对话。

生17、18朗读:

“被选上了吗?”

“选上了。”

“那你为什么不开心?”

“因为角色。”

“你的角色是什么?”

“他们让我演狗。” 

师:如果我告诉大家这个故事发生在三个家庭成员之间,妈妈、妹妹、我。它的背景是妹妹参加话剧演员的海选回来以后非常地不开心,“我”和妈妈都很关心她,关心的去问她,那么在这段话里,大家感觉到了关心的语气吗?

生:(齐答)没有。

师:我们加进去一些句子看看(老师读一遍):

“砰”的一声门被重重的踹开了,全家人顿时愕然,原来是参加海选的妹妹回来了,她阴沉着脸,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你被选上了吗?”我小心翼翼的问她。

“嗯!”她气哄哄地蹦出一个字。

“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壮胆子问。

“因为角色!”她愤愤地答道。

“角色会有什么问题?”我有些疑惑,可又不敢去惹她。

“你的角色是什么?”妈妈上前抚摸着她的头,关切地问道。

“他们让我演狗!”妹妹委屈地趴到妈妈怀里哭道。

师:比较一下,这段文字和刚才那段文字有什么不同?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19:感受到每个人物都更清晰了,性格更鲜明了。

生20:我感受到了我和妈妈对妹妹的关心。

师:有这些感受的原因在于什么?

生21:这段话加入了妹妹的动作、神态,以及我的心理。

师:嗯,这就是我们写作中常用到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人物描写一般有五种(生七嘴八舌回答: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这段话除了语言描写外,这里还加入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生22:我觉得加入这些描写后,就把妈妈对妹妹的爱很细腻地写出来了。同时把妹妹参加海选落选的失落和气愤也写出来了。让读者很能体会到她的心情。

师:妈妈、我、妹妹的问话动作神情有什么不同?体现各自怎样的性格?

生23:妹妹是气哄哄地蹦,可见妹妹性格率真;我是壮壮胆子,可见我平常对妹妹有点害怕;妈妈抚摸她的头,体现妈妈的慈爱。

师:由此可见,好的语言描写一定能体现人物身份、性格的差异,而且,语言描写要和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相结合,这样的文章才更生动。(板书:语言描写要与其他描写相结合)

师:到这里,让我们回顾一下老师主要教给同学们描写细节的哪些方法。

生看大屏幕齐读:动作描写要对动作进行分解;语言描写要与其他描写相结合。

师:当然,细节描写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只重点学习以上两种方法。

四.学以致用写母爱

师:俗话说,学以致用。下面,我们就来检测一下大家对这堂课所学到的知识掌握得如何了。请同学们用手中多情的笔,把凸显母爱的细微片段写出来,作为礼物献给自己的妈妈。要求请见大屏幕(配乐)

大屏幕:请用你多情的笔描写凸显母爱的片段 

        要求:1、要有细节描写。

              2、如有动作描写,请注意分解动作;如有语言描写,请注意与其他描写相结合。

五. 交流评价。

师:(6分钟后)时间到。请同学们把写好的习作与同桌间交换看看。然后推荐佳作在小组间交流并评价。评价提示请看大屏幕。

(学生交流评价)

师: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的交流到此结束。请大家课后把今天的练笔发送到班级QQ群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你练笔的交流中来。

六. 总结。

师:母爱是“吹面不寒杨柳”的轻风,是缓缓流淌的细流,只有我们用心去感受和体察,才能感觉到它的温柔和绵延。同学们,今天,我们徜徉在父母生命的河流中,我们用感恩的心和细腻的触觉去感受母爱、体悟真情,再用手中的笔去写我真挚的心。当我们学会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之后,我们写下的片段,就成了感人肺腑的文字,妈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无不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建议大家把今天的作文带回家给妈妈看,我想,你的妈妈一定会惊喜万分感动万分的。因为这是你用心吟唱的献给母亲的歌!

下课。(《烛光里的妈妈》音乐缓缓响起“妈妈,我想对你说,话到嘴边又咽下……”)


(板书)    抓动情点 以小见大

细节描写 生动形象

(板书)        动作描写要对动作进行分解;

语言描写要与其他描写相结合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办公室电话:023-63002371  招生咨询电话:023-63002629  学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邮编:400013
版权所有 巴蜀中学 渝ICP备11004221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