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巴蜀中学2015暑期清华班骨干教师培训
(巴蜀网 严吉林)教师是教育的核心要素,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教育水平。为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素养,打造高水平、高师德、充满创新活力的教师队伍,2015年7月14日至20日,学校组织了各年级80余名教师参加了“清华大学——巴蜀中学2015暑期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本次研修班由汪红霞校长助理带队,教科处、课改处张学忠主任具体负责。与我校结对合作的兄弟学校经开育才中学、奉节巴蜀中学、涪陵巴蜀中学、綦江古南中学部分教师也参加了此次学习。为期一周的培训中,研修班邀请了清华大学各学院的知名学者为大家讲授了一系列精彩的课程,并组织了观看京剧等精彩的课余活动。
【更新理念,贴近教育前沿】
谢维和: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为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这背后的依据是什么?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教授在题为“以生为本的德育——关于学校德育模式的若干问题”的讲座中,启发大家思考“德育为先”背后的知识假设。他指出应试教育背后的知识假设是“认知假设”,即认为一个人的发展根本取决于他的认知水平所能达到的程度,而“德育为先”背后的是“性格假设”,即认为一个人的发展根本取决于他的道德水平所能达到的程度,特别是他的性格发展的状况。如今的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毅力、自制力、好奇心、责任心、勇气、自信心等性格特质,这不是理论推断,而是一种现实归纳和经验概括。谢教授又以《论语》《孟子》《太平御览》《颜氏家训》等诸多典籍的内容诠释古人“学以为己”(以自己的道德修养作为学习目的)的理念,探究如何实施以生为本的德育,揭示《大学》与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著名碑文的不谋而合,指出“撬起世界,要以自己的心灵为支点”,又引用梁启超《新民论》指出“私德”培养的重要性,寄望老师们培养出有栋梁气质、大师潜质、君子气质的优秀学子。谢教授的讲座让大家深化了对德育的认识,明晰了德育的方向。
樊富珉:积极心理学酿造幸福
马丁·塞利格曼说:“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治疗心灵创伤;但在经济繁荣的和平时期,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人们活着更加幸福而有意义。”以往大家过多关注人类心理学消极的一面,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樊富珉教授的课程“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教师的成长”介绍了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新的思潮、新的视角——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关注人软弱一面的同时,也看重人独特的优点与长处,在致力于修护生命伤口的同时,也渴望建立生命中的美好特质,努力帮助受心理困扰的人的同时,也关心怎样使普通人生活得更丰富。樊教授讲解了获得幸福的三种途径:享受、投入与意义感,教了大家许多提升幸福感的方法,例如“三件好事”(一周内每天写下三件进行得很顺利的事情并解释为什么)、“感恩拜访”(给感激的人写一封信)、“运用优势”(通过测量找到自己的优势,一周内有新颖的方式使用这些优点)等。樊教授的课既提醒我们积极心理是酿造幸福的不二法门,也启发我们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从心理问题干预模式向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模式转变。
罗炜、张敏:让我经历的我会理解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项目主任罗炜老师与张敏老师用他们的课堂生动诠释了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得,让我经历的我会理解”。罗炜老师的“团队建设——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从确定小组名称与口号,设计个人logo增进彼此了解到设计组徽并展示、讲解,学员们在小组的建立过程中增强学习共同体的认同感。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共同体是每个老师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大家常常采用分小组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但却容易忽视小组本身的建设工作,常使其流于形式。罗炜老师的课展示了一个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共同体建立的基本过程。张敏老师的“行动学习工作坊——主题研讨”从理论基础、特点、要求、优势及应用场景等方面介绍“行动学习”,以各小组先前所定主题,从优化主题到提出与整合解决问题的观点,再到以图文方式展示与口头讲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员自主合作完成,体现行动学习平等参与,结构化解决问题的特点及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优势。行动学习需要良好的小组学习共同体,小组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也在行动学习中强化。两门课程基本上以讨论、制作成果并演示的方式推进,要求各小组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参与其中、通力合作,这种参与式行动学习的理念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大运用空间,对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大有裨益。
【提升素养,领略大师智慧】
唐少杰:哲学是否无用?
哲学是否“无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唐少杰教授的“哲学:智慧与方法”一课告诉我们,哲学是关于知识的总结或总汇,关于现象或事实的好奇、惊诧和怀疑,关于超越的取向、关于存在的探寻,关于世界的发问和使人获得智慧的学问,生活即是哲学。唐教授说,没有抽象能力,认识无法进行,思辨是思想的生成、流动、演进,我们要用理性的审视与追寻,用“哲学”实现求真、眀善、审美与至圣四者间的贯通转换,哲学让我们体验生命、开阔视域、升华思想、追求智慧、把握生活、深化实践、改变世界、创造价值,是“无用之大用”。他为大家介绍了三种哲学方法——时间本体论方法、主体与客体研究方法及价值与事实研究方法,对物质决定论提出质疑,强调实践与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性,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由实践的目的性、自觉性、创造性决定的,并指出过去的哲学研究主要讲“存在论”、“决定论”,忽视意义与评价,忽视“价值观”。哲学显然不是象牙塔之学,他藏于生活的肌理血脉之中。唐教授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实例趣闻信手拈来,用生活诠释哲学,让哲学回归生活,给大家莫大的启发。
吕建强:音乐如何欣赏?
音乐如何欣赏?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吕建强教授的“音乐世界·人文修养”从音乐时间、音乐与媒介、音乐与听觉三个方面介绍走进音乐的三个途径,以莫扎特的第40交响曲和贝多芬的第5交响曲中的乐章为例引导大家深入品味西方古典音乐的韵味,探究它们的历史根源与时代精神。继而从西方到东方,以《广陵散》为例剖析中国传统音乐的思维方式,带领大家聆听不同时代的《茉莉花》演唱背后蕴含的时代个性,目光转到现代的流行歌曲,从邓丽君、孟庭苇、齐秦到王菲、周杰伦,从移民心态、回归心态到酷儿情结,探究歌曲背后的诉说与渴求。吕教授讲到动情处手舞足蹈、吟哦歌唱,用音乐讲述生动故事,显示不同音乐节奏中曲折丰富的情感,让我们知道音乐中不仅有情感,而且有性格,甚至还有一个时代。
方朝晖:修养该如何是好?
《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方朝晖教授的“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一课以“唐太宗之怒”的故事分析李世民、张玄素、魏征、长孙皇后与长孙无忌的智慧与修养,探讨进谏的艺术,以《三国演义》中田丰进谏袁绍看田丰被处死背后的逻辑,以清末重臣曾国藩的人生抉择与宦海沉浮体味身心修养的重要性。不同人不同的智慧修养导致截然不同的人生结局,大家在方教授嬉笑怒骂的讲述中品评人物、品味人生,有唏嘘感叹,有哄堂大笑,有默然静思,汲取了不少国学典籍中的养料,收获了许多历史深处的智慧。
【拓展视野,博采各类芳华】
王勇:世事皆博弈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王勇教授讲授的“博弈论和策略思维”纠正许多人博弈即对抗的片面认识,指出博弈论的研究对象是互动决策,既包括竞争,又包括合作,以围魏救赵、中美外交、同侪效应等为例为大家介绍了博弈论奠基人冯诺依曼的竞争博弈理论,又以传统婚姻关系为例介绍冯诺依曼弟子、诺贝尔经学奖得主约翰·纳什在其基础上发展的提倡互为最优的纳什均衡原理,进而深入介绍博弈论的循环推理方式,以诸葛亮摆空城计的故事讲述知识阶次原理,介绍智猪博弈理论,探讨破解循环推理的方法。王勇教授的课启发大家用博弈的眼光看事物,以博弈的思维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陈立功、刘一民:决定未来的力量
清华大学医药系陈立功老师认为过去的十年是电子工程的十年,而未来的十年是生命科技的十年,他在“生命科学的奥秘和制药”一课中指出我国生命科学和制药技术方面的落后现状与巨大空间,介绍了世界上一系列划时代的生命科技,例如PCP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被称为生物科技和制药的真正联姻的DNA重组技术等。大家对生命科学与制药前沿的技术虽一知半解,但兴趣盎然、叹为观止,陈老师也耐心回答了学员提出的各种生命科学方面的问题。随后上课的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刘一民老师参与研制了多型我海、空军雷达信号处理系统,他认同生命科技在未来的巨大发展空间,但认为电子工程技术依然将发挥不可替代的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刘老师以“我的清华十五年”为题,讲述了他在清华的故事,“高大上”的教学设施,“凶猛”的同学,让我们更真切地了解了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及其“行胜于言”的学风。
品味国粹,享受精神盛宴
除了课堂学习外,为了丰富课余生活、拓展学员视野,培训班还组织大家观看京剧名作、参观国家博物馆。《单刀会》《通天犀》《三堂会审》《挂画》四部戏风格、内容各异,涵盖了京剧角色的生旦净丑,对于大家建立对国粹京剧的基本了解大有帮助。国家博物馆藏品丰富,古代中国系列藏品、“复兴之路”展现中国发展脉络,家具、瓷器等专题展博大精深,让大家享受了一场视觉和精神的盛宴。
每年暑期组织骨干教师赴名校进修学习,已成为我校旨在打造优秀教师队伍的一项常规工作。本次培训是学校首次与清华大学合作,历时一周的学习中,学员们感受了清华园的深厚底蕴,通过诸多大师学者的精彩课堂,贴近教育前沿、更新教育理念,拓展学科视野,切实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养。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办公室电话:023-63002371 招生咨询电话:023-63002629 学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邮编:400013 版权所有 巴蜀中学 渝ICP备11004221 ENGLI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