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60年前轰轰烈烈的参军运动

日期:2015-04-07 09:58 点击数:16024 

黄清华

往事非云烟,历史不能忘,血的历史更不能忘。远的历史且不掀开,60年前的那场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参军却历历在目。

当你翻开60年前10月那些泛黄的《新华日报》时,这样一些报道会不断地跳入你的眼帘:“三个多月来的朝鲜人民为祖国的独立统一、反对李承晚匪帮卖国及美帝国主义所进行的爱国战争,已予以敌人沉重的打击。我校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中国人民坚决主张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坚决反对美国极其帮凶国家扩大侵朝战争。周总理说,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侵略战争。”10月13、14两日侵朝美机不断侵犯我东北领空,周外长再电联合国控诉。“为了保卫祖国、保卫家乡,为了支援兄弟般的朝鲜人民,为了远东及世界和平,我党中央毅然决然地于1950年10月做出“抗美援朝,保卫国家”的重大决策。

本来1949年11月30日重庆一解放,不几天就有同学参军的。现在党中央一声号召,成千上万的青年怀着满腔爱国热情热烈响应党中央号召,立即形成了热火朝天轰轰烈烈的参军热潮。

刚解放时,巴蜀中学有一千左右学生,参军的校友就有90人。当时的高4班,全班50人,有19人参军,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强。从这个数字不难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校于1950年11月欢送了第一批参军同学,又于1951年7月欢送了第二批参军同学。为什么我校能掀起一股参军热潮呢?这个有它的思想基础的。/

第一,从1947年起,巴蜀广大莘莘学子在当时巴蜀中学地下党组织的领导影响下,积极地投入到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反对独裁的反蒋抗美的学运中。在校内,参加“读书会”,读进步小说,进而学习《大众哲学》《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社会科学著作和革命文献。在校外,积极投入到“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中。1949年4月7日成立“四•一”血案后援会,特别是4月11日我校地下党主办的校际互访营火晚会,有重大、重中、南开、渝女师等26所大中学近3000名学生参加。是夜,在巴蜀中学的大操场上篝火通明,革命歌声响亮,气壮山河;各校啦啦队的打到反动政府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声势壮阔;吓得当时反动政府的“内二警”持枪包围了学校,他们投掷石头来破坏晚会,同学们手挽手形成人墙,高唱《团结就是力量》等革命歌曲,与敌人作针锋相对的斗争。营火晚会彻夜进行,直到天亮。这是一次群众发动最为充分、政治目标明确、斗争方式灵活多样、极为成功的学生运动。这些活动给予巴蜀中学学生们极大的进步思想的熏陶。

第二,重庆刚解放不几天,学校组织了三百多名左右同学徒步到歌乐山麓窟“中美合作所”凭吊在“一一•二七”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革命志士,加深了同学们对反动派的仇恨。这正如1951年毕业于我校高三乙张洁雯校友写来的参军材料中所说的:“……(我)亲眼目睹了‘一一•二七’的惨状:渣滓洞、白公馆的残酷刑具,院内层层堆放的烧焦的(烈士)遗体,到处流淌着鲜血,(囚室)墙壁上烈士们气壮山河的遗言,眼前的一切点燃了我心中的怒火……正值(美国侵略)朝鲜的战火已燃烧到鸭绿江边,我积极响应祖国‘抗美援朝,保卫国家’的号召,首批报名,投笔从戎。”当时多数参军的同学都如是说。

在90名参军的校友中,有9名校友到了朝鲜战场,其余的则到了祖国各地,他们都做出了许多可圈可点、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今天新中国日益繁荣昌盛的建设史上,不能忘却60年前新生的中国处于危难时,那千千万万能急祖国之所急的参军战士!不能忘却牺牲在朝鲜战场上那18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我们最可爱的人!不能忘却他们那种披荆斩棘、舍死忘生的爱国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人民志愿军战士们的血和汗没有白流,已浇灌出今天新中国这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之花。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与发扬。

(作者:黄清华  我校退休教师)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办公室电话:023-63002371  招生咨询电话:023-63002629  学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邮编:400013
版权所有 巴蜀中学 渝ICP备11004221 ENGLISH